神经元频率共振寻址假设

2020-2-18 17:03:29| 发布者: 大易健康| 查看: 523|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家在神经生理学上不断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自Broca发现语言功能区以来,心理学家纷纷采用大脑功能区的研究范式,这种宏观定位研究范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越来越突现出它的局限性,西方哲学走入困境,呼唤东方哲学。我国中医非常重视天人合一思想,频率理论在中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潘武钢提出:人体存在频率基因组,频率基因组是人类经络系统,经络系统能调控频率基因组,三焦是人类经络系统的核心[1]。王唯工在《气的乐章》一书中提出谐波共振理论,指出“气是一种共振”,经络、穴道、器官构成共振网络[2]70。在胚胎发育时期心、肝、肾、脾、肺、胃、胆、膀胱、大肠、三焦、小肠、心经依次形成,并对应由低频到高频产生0-11谐波脉频。王唯工从血液循环层次阐述了经络共振理论,本文结合神经生理学及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从共振理论出发,阐述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论述概念、运动及时间记忆的形成过程,并对梦境、幻觉成瘾的产生从新的角度提出解释!

一、空间与频率相互转换

在频率定位假设阐述中,先讨论一下对空间与频率表征的普遍性,然后对空间与频率转换关系进行说明。

(一)频率表征的普遍性

首先认知过程中频率表征具有普遍性,我国中医把五脏、五音、五色、五味、五行、和数字联系起来,体现在频率之间的普遍联系。第一、声音的表征,声音的表征是借助内耳基底膜的微细纤毛实现的,纤毛的不同长度代表不同的频率。第二、视觉的表征,在人的视网膜上存在对三种颜色敏感的视觉细胞,所以人类对色觉的编码是以频率为基础的,人对空间的编码由视锥细胞的位置决定,空间频率假说也提出人体视觉对空间的表征可以频率为基础进行[3]409-412。第三、味觉的表征,人对味觉的表征分别通过相应的化学键团而实现,如甜味对应着羟基,酸味对应着羧基,咸味对应着离子键,苦味对应着碱基,这些不同的键团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能量频率,可以通过频率进行表征。第四嗅觉表征也同味觉一样可以通过频率来表征。第五、我国中医用五脏相音来表征内脏的不同频率[4],还用脉搏的跳动频率来表征人体的健康状况。

(二)空间表征的普遍性

下面来认识空间表征的普遍性:第一、声音的表征,发音时舌头的空间位置,口型的大小圆扁,小舌的位置都是空间表征,听觉中内耳基底膜上的不同长短的纤毛也是通过其排列位置来表征声音的高低。第二、视觉的表征由视网膜中感受细胞的位置来表征,第三、味觉表征,味觉的表征可以由舌头的位置来表征,舌尖对甜敏感,舌两侧对酸敏感,舌前对咸敏感,舌后对苦敏感。第四触觉,皮质拓扑地形图显示:触觉在大脑中皮层中的表征与人体大致呈颠倒排列[3]65 。可以看出,空间的表征也具有普遍性。

(三)空间表征与频率表征的相互转换

   上面所举的列子中普遍可以找到空间与频率的对应关系,不仅声音的频率可以通过内耳的纤毛的位置进行表征;音高也可以通过大脑空间位置进行表征,随便哼一段曲调,关注右脑,就能体验出不同的音阶激活右脑不同的部位。因此,不同的曲调可以转换成不同的空间形状,由此可以解释高八度的与低八度的几个相同音符知觉为同一旋律,实际上这等于把空间图形作了位移。

    在实验性神经起步点试验和随机Chay 模型模拟实验中得到的加周期分岔序列中,周期n 节律转化为周期n+1 节律过程中同样存在一种具有交替特性的节律,并且表现出类似整数倍簇放电的整数倍特征,该放电节律是神经元经随机自共振产生的[5]。空间与频率的相互转换可以通过神经纤维的朗飞结进行,在这里假设神经纤维的特征频率由两个朗飞结之间纤维结构决定,正如琴弦的频率由它的粗细和长短及材质决定一样,朗飞结传导的特征频率由两个朗飞结之间的长度、许旺氏细胞的厚度、及轴突中离子通道的种类决定,这里假设每个神经的髓鞘只有一种特征频率,并能与其特征频率成整数倍的电刺激产生共振。

(四)左右脑神经元频阶排列方式

   放电单元假设认为:脑室区的放射型胶质细胞在不同皮质分层中按有序的映射安排路径,在脑室分层中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3]82,因而神经元的排列有特定的顺序。在说明神经元的排列方式前先以音阶为蓝本引入一个概念:频阶,即频率由低到高的排列次序。内耳中的纤毛的排列顺序直观的把神经元频阶的线性排列秩序表现了出来。王唯工的经络共振理论认为:身体的内部对应着低频[2]104。因此假设:大脑同一球平面的频阶以脑干为中心轴向外,频率逐渐变高。我们熟知右脑对音乐敏感,因此左右脑又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通过体验法觉知,在默念c(哆)、d(唻)、e(咪)等音符时,可以感受到左右脑激活方式的不同,其中右脑能连续唱出三至六个八度20-50多个音阶,并体验到从脑干至右脑边缘的激活状态,各个频阶的激活位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右脑的排列方式是cdefgabCDEFGAB……宽频广域单区排列。而左脑只能被大约连续的三个音阶所激活,各个频阶激活点之间的距离较小,左脑的排列方式是cd\cde\def \efg……的窄频窄域多区排列。这种左右脑的不对称频阶排列方式受空间频率假说的支持[3]409-412。左右脑的c频阶可以通过胼胝体纤维产生共振低阻连接,因c与C的频率成两倍关系,左右脑之间也可c频与C频也可以建立低阻连接。从而右脑的单区c、d、e频阶神经元可以和左脑的多区域的c、d、e频阶神经元建立低阻连接。这样右脑通过胼胝体纤维可以在左脑形成无数个聚焦映射;这里胼胝体纤维丛相当一个放大镜,左脑的信号可以通过它放大到右脑,右脑的信号可以通过它等比缩放至左脑。事实上,有实验表明:对于胼胝体完整的动物来说,若有同一个物体剌激两个独立的感受野,这两个独立的感受野细胞的放电频率会趋向一致[3]391。

    这里用受精卵的形成过程来解释左右脑这种联系。在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进入卵子形成雄原核,并向卵子中央移动,与雌原核最终形成合子,由于卵质与雌原核同时产生,因此雌原核与胞质及纺锤丝形成均相联系,雄原核受精时才进入卵子,只在其运行轨迹中和半个细胞胞质及纺缍丝形成非均相联系,合子形成时,雌雄原核通过着丝粒连接。因此一半卵只与雌原核建立均相联系,这种均相体系成为右脑宽频广域单区排列的基础,另一半卵胞质除与雌原核建立均相联系,还与雄原核建立非均相联系,这使得合子与这半边卵胞质形成半均相联系,成为左脑窄频窄域多区排列的基础。

二、概念的形成机制

    左脑的神经元窄频窄域多区排列方式为概念多样性及形成准备了条件,这里以三角形平面为例,阐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在视网膜上存在交互抑制的细胞,这使得视觉细胞对三角形平面的三个边产生最大激活,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频阶三角形,这个频阶三角形放大投射到右脑,继而投射到左脑,在左脑形成多个激活的小频阶三角形。单个小频阶三角形中所有神经元窄域放电,增强和附近无髓鞘神经元(灰质神经元)的连接,多个小频阶三角形中会产生一个和无髓鞘神经元最强连接的频阶三棱锥,这个三棱锥阵列即新形成的概念,这个无髓鞘神经元把他称为概念神经元(镜像神经元),在再次受到同样三角形的刺激下,这个神经元会受到最大的激活,产生再认,并使这个频阶三棱锥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结进一步增强。扫描激发左脑的无髓鞘神经元放电也可激活左脑的频阶三角形阵列并放大到右脑,从而产生回忆。

    在左脑的同一频阶区可以连接不同的灰质神经元形成不同的频阶阵列,从而产生不同的概念,这使左脑白质神经元能被重复利用,在这里回忆可由不同的白质神经元放电阵列而产生。此外,在概念形成的最初时期,很难形成单个非常稳定的频阶三棱锥,这时,多个不稳定的频阶三棱锥共聚焦联合齐射至右脑形成放大的右脑放电阵列,好比多个射天望远镜组成的天文望远台。这个模型中左脑细胞连接更少的神经元,与左右脑细胞形态观察一致[3]389。这个概念形成假设能解释胼胝体对两半球间“什么”加工的重要性[3]182,能解释割裂脑病人不能命名呈现在右半球的视觉或触觉剌激[3]393,能解释左侧额页皮质参于情节信息编码,右侧在情节记忆提取时被激活的现象[3]306。

三、 运动的形成

    这里先以膝关节为例说明运动的产生机理,膝关节伸张时,各肌肉筋骨感觉细胞产生激活放电,通过朗飞节共振传入脊髓,在脊髓白质的某一部位产生放电阵列,在长期的运动刺激的激活下,白质的放电阵列与黑质神经元A产生稳定的纤维连接,黑质神经元A保存了膝关节伸张时的状态信息;同样在膝关节收缩时黒质神经元B可以保存其状态信息。当膝关节处于伸张状态时,激活神经元B后可以激活收缩时的状态信息,使膝关节由伸张状态变为收缩状态,从而产生膝关节的收缩运动。

    多个运动器管的状态信息,通过朗飞节共振传入小脑白质,在小脑白质区产生放电阵列,通过多次的运动,平衡状态下的放电阵列被巩固,并于小脑表层的灰质神经元建立放电阵列棱锥,小脑表层的不同灰质神经元相继激活,会激活身体各个运动器官相应的状态,从而维持身体的平衡。

四、大脑时间的表征

(一)、时间与频阶

    长时记忆神经元迁移假设认为:脑皮层是通过来自脑室区的神经元分裂后迁移到大脑表层而形成的,新的皮层不断覆盖旧的皮层,好比考古学可以通过对北极不同深度的土样来考证不同时期出现的生物,大脑可以通过大脑皮层深度来表征时间[6]。因此可以构建大脑记忆的时间频阶,即由脑室区至脑皮层的皮质柱上建立一个神经纤维频阶坐标,其中坐标原点的频率为人脑电活动的基频,用于表征时间均线,时间均线下的基频思维形成对个体的概括,产生个体当下心境。在这个时间坐标中,关注现在或即将到来的一分一秒时,可体验到人脑高频放电,产生紧张,而回忆早期记忆时,人脑低频放电,产生放松。有实验证明:孕期某一阶段的脑室区胚胎细胞植入较长孕期受体时,被植入的神经元会迁移到受体处于供体同孕期的那一层,而不是受体植入孕期的那一层[3]82。由此推测神经元的特征频率及其定位由分裂次数决定。如果随着脑室区神经元干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被迁出神经元的特征频率不断增加,定位驱向脑表层,则实验结果能很好的解释大脑的纵向频阶排列顺序。这里我们重回到朗飞结的结构与功能,朗飞结功能上弥补神经纤维直径的不足,从而让神经电传送的更远,如同琴弦一样,纤维越细,频率越高。那么什么可以让神经纤维越来越细呢?用细胞分裂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随着细胞分裂的增加,细胞质粒、胞质、不断减少,酶系功能不断减弱,端粒酶不断变短导致DNA复制次数减少,从而使单位长度的神经纤维各功能组装部件的合成变弱。

    细胞分裂时间与频率的关系,不仅可以解释频率与大脑深度的关系,还可以解释同一球面大脑皮层的频阶排列模式。

(二)时间组装

     前面在论述概念形成时,对左右脑的差异进行了说明,这里对其如何影响时间编码进行说明,在偶尔的一次分神的过程中突然意识到不能形成连贯的长时记忆链条,由此产生了长时记忆由短时记忆组装的思考:前面谈到在左右脑之间有一个放大镜,右脑完成对即时时间信息的精确编码,但其存在一定的时间容量,超过这个容量右脑就要刷新一次,这样右脑不能编码长的时间链条,借助胼胝体(有可能是海马区域,有待考证)右脑的这一满负荷的短时间链可以聚焦投射到左脑某一小区域,这样右脑不停的刷屏,左脑把右脑的刷屏时间信息连成胶卷,编码出时间脚本信息。这一假设能解释割裂脑病人两种类型因果推理偏侧化现象,即右脑善于处理因果知觉,左脑善于处于因果推论,这里因果知觉为即时性精细时间加工,因果推论为连贯整体的连续性时间加工[3]401。

五、梦镜、幻觉与成瘾

(一)梦镜

    王唯工把十二条经脉对应于十二谐波,中医子午流注理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一条经脉在运行。现在生理学则把松果体作为人的生物节律控制中枢,松果体的节律主要决定于受光线刺激而产生的褪黑素,因此人体感应季节和时辰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共振基频。

    前面对神经细胞放电频率与其在身体的位置关系做了初步的解释,带髓鞘的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越往身体外走,频率越高。这与中医理论一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理论认为热天气血往外行,冷天气血内运;中医拿一天类比四季,昼气血在阳,夜气血在阴。因此在白天高频的神经元放电,相对的体表的感觉细胞及大脑皮层放电活跃,在夜晚低频的神经元被激活,高频的神经元放电被阻断,这切断了身体外的高频信息收入和干扰,这样大脑灰质细胞自由放电被人体觉察,从而出现了梦境。

    意识思考与梦是人体的高频与低频两套平行的思维系统,正如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两套平行高频与低频感觉系统,晚上低频视杆细胞工作时如采用高频视锥细胞的经验是会出错,常把湿地当干地。因此梦接受低频感觉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这样在嘴唇碰到被子时,由于低频的信息输入同吻一样,这样就梦见吻;我们还经常做飞行梦,和骑自行车的梦,从物理上这都是均速直线运动,受力为零,是作为身体器官静止状态的另一种经验。

(二)幻觉

     幻觉常出现喝酒或服用毒品之后,从酒精和毒品的成份来看,它们都属于亲脂性物质,分子量小,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之后可以溶解脂质的髓鞘,或与髓鞘结合,改变髓鞘的粗细及其化学结构,最终改变郞飞节传导的特征频率,使信号发生传导位移,产生幻觉。此外有些阻断高频神经元放电的物质,同样会使灰质细胞自由放电被人体觉察,产生类似做梦一样的幻觉。在人静坐到高的境界时,在开天眼之前,常描述看到各种色彩和听到各种声音,这实际上是佛家弟子在静坐时把人体的基频调低时在有意识的情况下知觉到了梦。

(三)成瘾

    熟悉的成瘾通常有:酒瘾、烟瘾、毒瘾、赌瘾、游戏成瘾等,这里分为两类,改变朗飞节频率的,与不改变郎飞节频率的。前者:酒精、毒品,尼古丁都可以改变朗飞节的频率,这样导致大脑发放指令正确性下降,致使在通常判断下被禁止的行为由于错误传导而被执行,由于被执行意为着神经元放电、突触连接的增强并体验到快感。这使本应被禁上的行为不断被强化,使患者丧失自制力,不断寻求吸食状态下错误放电后被增强的突触联接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状态。后者则是行为容易得到反馈,而强化突触联接,强化了行为。
 

参考文献:

[1]潘武钢,潘莉莉.  从分子中医学论人经络系统是频率基因组调节系统[A]. 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02

[2]王唯工.气的乐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美]Michael S.Gazzaniga,Richard B.lvry,George R.Mangun.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周晓林,高定国译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80

[4]郭锐; 陈先友; 杜平等五脏相音:传统中医听音辨病的理论与技术对老年男性尘肺患者的临床检测研究  [A]. 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5]古华光, 李莉, 杨明浩, 刘志强, 任维. 实验性神经起步点产生的整数倍簇放电节律. 生物物理学报, 2003, 19(1): 68-72

[6] 齐智才.中日小学科学教材生物部分比较[D].福建:漳州师范学院,2012:71-72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8-059-599
售后服务热线
4008-059-599
返回顶部